20150921

我不在站前,就在鐵軌上ーー拆解《喜劇站前虐殺》

〈站前安打〉原稿


書名不是「站內虐殺」,所以勉強算是Safe嗎?(望向裁判)(裁判:OUT!)

好吧,大家先不要報警或找立委,首先要澄清這個站不是江子翠,不是中山,也不是秋葉原,它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中。「站前系列」是日本東寶電影公司於六○年代推出的喜劇電影,每部片名都是「站前○○」,描寫商店街、旅館業、餐飲業等庶民生活圈樣態。駕籠老師創作自己的「站前系列」時,有沒有在劇情或母題層次上去呼應電影呢?沒看過電影的我無法回答,但可以確定《喜劇站前虐殺》內絲毫沒有昭和年代的質樸和溫暖(笑),反而瀰漫著都市生活的歇斯底里,個體融入大眾的茫然麻木,兩者藉由外顯的暴力、情色場面具現。

但那些草莓奶油下的喜劇成份,其實才是真正的糕體。

〈站前穩上〉


單行本內收錄的短篇多達十二篇,主題各異,它們共通的喜感生產機制是什麼呢?思索過程中,漂浮於網路上的免洗影片片段頓時撞上我的腦殼:一隻機械手臂抬起垃圾子車,往母車一傾,什麼鬼都沒洩出來,但它執行既定程式的要求放回子車時,所有穢物卻在化為天空中的一道稠醜臭彩虹。這重複千萬次的動作突然勃發出悖反目的的效果,在觀看者心中激發出解放的爽快、荒誕的笑意;但垃圾又是那麼地冒瀆、叫人反胃。兩種感觸彼此滲透,在我們心中烙下曖昧難辨的紋理。


〈站前預報〉


為了啟動上述機制,駕籠真太郎化身為蓄意犯罪的鐵路調度員,一次放所有直線前進的老哏敘事、冗餘的暴力/性愛描寫進站,讓數個無邏輯關聯性的時空突然疊合在一起,高速撞毀。身為旅客的我們哪裡都到不了,只能對著眼前的殘骸苦笑,舉牌評分。〈站前安打〉的「打點」+勵志小品,〈站前奧運〉的「競技」+命中注定的醒悟,〈站前郵局〉的「投遞」+復仇劇,〈站前穩上〉的「被競選」+懸疑劇,〈站前預報〉的「低氣壓」+職場生活劇……上一秒你仍感到熟悉(甚至厭倦)的景物,在下一秒就爆破出新的意義,每個像素都新陳代謝了一遍--日本漫畫家之中,也許只有他能冷靜自若地將大量約定俗成的敘事單元把玩到這個地步吧。敘述性文字難以重建那災難現場式的荒唐與失序,大家只得到站前才能一探究竟了嘿嘿嘿。

附註:老實說,Paper Film將這本書選入系列中真是讓我們萬分意外。畢竟《我很好》、《悠悠哉哉》、《巴士四點見》、《蟬世代》等作品有文學性,《小看護奈奈》兼具抒情與社會觀察,只有《喜劇站前虐殺》是偏娛樂但非毫無門檻的作品(單純想看女體和殺來殺去的小弟弟們我向你保證這本真的很難看),畫面又具爭議性,要把它推到正確的讀者手中多麼艱難啊。如果大家真的喜歡這類作品、希望台灣出版社多多出版,除了以實際行動支持外,寫心得推薦文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它們會觸及到潛在的讀者、觸發新的觀點,同時屏除掉一些蘋果日報式的目光,進而培養出「可栽種更多同質作品」的土壤。一起努力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